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越来越高,一部手机里也需要许多的配件连接在一起,如果将这些不同接口的原件放在一个设备里,在由于接口的不同,令元器件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匹配难度。就拿一个小小的摄像头来说,摄像头有很多不同的型号,每个摄像头有自己的接口模块,不同的厂家又有不同的接口模块,这样不论是对手机厂商还是配件厂商来说,合作的可能性都要打折再打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2003年ARM、诺基亚、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成立了MIPI联盟,他们希望把手机内部的接口规范化,比如摄像头接口,显示屏接口,内存存储接口等都进行一个标准规范,大家的产品可以百花齐放,但是接口全都基于同一标准进行设计,这样各个厂家之间就可以根据芯片和模块的性能互相合作,而不用被接口不通所困扰。我们管定义接口的规范称之为MIPI协议,那么可想而知,MIPI协议并不是单单一个协议,MIPI协议中包含了很多部件接口的协议规范。

今天我们所说的MIPI CSI 和 MIPI DSI就是MIPI协议中的一种,这两个协议是MIPI协议中比较成熟的接口协议,DSI是显示接口,承载的是针对于display应用,CSI是摄像头接口,承载的是针对于。这些接口的规范标准不仅仅包含了物理层的时序定义,还包含了上层的传输协议、数据处理协议和应用层协议,总体来说协议结构还是比较复杂的,DSI的协议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Lane管理层:为了性能不断提升,CSI-2是通道可扩展的。数据通道数目可以是1,2,3,4,这个依赖于应用中的带宽需求。在接口发送端,接口发送端分配输出数据流到一个或更多通道。在接收端,接口收集各个通道传输的分散数据并将之合并成为重新组合的数据流,恢复原始数据流序。

DSI接口:MIPI联盟日前正式发布了针对移动电话的显示器串行接口规范。DSI基于MIPI的高速、低功率可扩展串行互联的D-PHY物理层规范。基于SLVS的物理层支持高达1Gbps的数据速率,同时产生极小的噪声。基于核心D-PHY技术,DSI增加了功能以满足移动设备显示子系统的需要,包括低功率模式,双向通信,16、18和24位像素的本国语言支持,并具备单一接口驱动4块显示屏的能力,以及对缓冲和非缓冲面板的支持。
串行接口一般采用差分结构,利用几百mV的差分信号,在收发端之间传送数据。串行比并行相比:更节省PCB板的布线面积,增强空间利用率;差分信号增强了自身的EMI抗干扰能力,同时减少了对其他信号的干扰;低的电压摆幅可以做到更高的速度,更小的功耗。